六月,在上海遇见最好的电影

2019-06-16 17:43 来源: 上海都市网

明天,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。 因为有好电影、有爱电影之人、有电影与人的相遇,每年青梅煮酒时,上海国际电影节摆开盛宴,邀全城、全国、全世界的朋友共享。而今年,更是我们迎来新中国70华诞的重要时刻。 1993年,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,为了

明天,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。

因为有好电影、有爱电影之人、有电影与人的相遇,每年青梅煮酒时,上海国际电影节摆开盛宴,邀全城、全国、全世界的朋友共享。而今年,更是我们迎来新中国70华诞的重要时刻。

1993年,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,为了满足人们对电影艺术的需求,谢晋、张瑞芳、吴贻弓等老电影人动议,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国际电影节,而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,当仁不让、责无旁贷。

时间一去26年。如果说最初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倚赖的是谢晋等人的朋友圈,那么如今这个彰显着“中国主场、上海气质”、矢志深耕“亚洲、华语、新人”的国际电影节,已能在全球15个A类国际电影节中的前排亮相,已被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(FIAPF)指定为新设立的电影节委员会首批成员,已经与戛纳电影节缔结越发密切的友谊,更是已经成为交融亚洲文明之光、交汇“一带一路”风情的电影盛典。

22届、26年的精耕细作,让这座城市的电影生态有了质的改变。

名导佳作相继到访,成了市场的常态——电影节的报名参展数量连年增长,今年已收到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部作品;电影节期间,500部左右展映作品里有近300部各类首映片,几乎天天有首映;而在更广泛的365天内,上海周周有影展,国别展、名导展或是各种丰富策展思路下的主题影展,都在为激活区域文化交流、丰富世界电影版图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
银幕的边界一直在延展,观众的视野不断地开阔——每年的电影节只是10天,狂欢的大幕却总比预期来得更早,几乎组委会每官宣一个单元、一位评委,就足够激发影迷不小的欢呼。影展的开票日,无论身处上海、长三角抑或中国的任何地方,线上同时“比手速”更会成为影迷们天涯共此时的集结信号。及至一整年,上海已成为全球观影人次第二的城市,已成为亚洲能提供最先进观影体验的城市。

国际性、专业性、惠民性三大指数竞相增长,这座电影之城亦成了助推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重要引擎——每年6月,中国最重要的新片、佳作会来此站台“打榜”,并因此汇集了各路名家开启关于品质升级、产业进阶的头脑风暴。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大幕刚落下,中国的、亚洲的、世界各小语种国家的新人新作,已开始筹谋下一次约会,期待在上海提供的六级阶梯上找寻合适位置,从创投、短片直到亚新奖或金爵奖的起跑线等待一飞冲天、在上海被世界看见。

为光影而绽放的上海初夏,名家名作的光芒自然炫目,小众佳片的风采亦不会被轻易错过;“忙并快乐着”的观影状态固然是迷影人群的写照,可电影节穿透普通观众与迷影人群的壁垒,让电影渗透进大众的美育日常,这是同样美好的结果。

为何我们年复一年地期待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?因为在银幕上,有影史留名者的史诗,也有普通人向往的远方;因为她既汇聚文化能量,亦能引航产业升级;因为她既是电影一种业态的生长,亦激发了上海服务、上海购物、上海制造的更多活力空间。

正是如是意义上的与光影同行,成就了上海文化品牌的一张金名片。

编辑: news